白酒如何抓住新生代消费者?
发布时间:2015年06月24日 作者:西凤酒商城 查看次数次
新一代消费群落已经成长起来,开始占绝消费市场的大部。而这些年轻的消费群体跟三十岁之上人群习惯于烟酒作为礼品不同,作为ipod、iphone之类潮流时尚产品的拥趸者,对白酒的消费习惯性较弱,而对酒精度数较低、更能符合自身时尚品味的啤酒、红酒之类有更强的好感。诚哉斯言,这样的担忧像我这等仅仅在行业内混迹几个月的新丁也有,白酒一方面面临着洋酒、红酒的冲击,另一方面自身传统的形象也与时尚的发展似乎格格不入,就连自身的发展也是千疮百孔,行业内存在很严重的品牌建设三宗罪:
一、目标消费者设定趋同。
白酒的消费层次是非常多样化的,有穷人、富人、官员、商人、工人、农民、文人雅士、凡夫俗子等等。可是从众多白酒包装和广告所传达的信息来看,好像喝酒的人就只有四种人——官员、商人、文人、办喜事的人。这不是当代白酒行业经营者们智慧的结果,而是对传统酒文化只有继承没有发展创新,并且还没有真正树立起以顾客为中心的现代营销观念,强行推销的表现。
二、一窝蜂的抢占高端价位。
事实上,在任何行业,企业要想获得最高的市场地位、最大的市场份额、最多的利润收益都必须去占领中低档市场。高端市场虽然利润率较高、甚至很高,但需求量是非常有限的,因此只能容纳极少数的品牌。目前市场上高档白酒品牌的数量已经达到了约30%,这样的比重无疑是太大了,因此估计最终会有一半以上的品牌将大败而归。做高档品牌,当前的企业身份和地位是首要因素。如果没有相应的身份和地位,做高端白酒就好比夏利生产劳斯莱斯,相同品质甚至高于劳斯莱斯品质的汽车,一定是卖不了劳斯莱斯的价钱的,甚至亏本销售也没人理睬一样的道理。
三、未能有效的形成品牌区隔,没有切实找到属于自己的品牌个性。
不管是高中低档品牌,要取得成功均必须有自己的品牌个性。品牌的个性来源于品牌独特的内涵,而非简单的一个包装或口号。对于白酒品牌而言,包装就象是一个人的外表装扮,只有外表没有内涵是无法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的,因为那只是一个空壳子而已。反过来,只有品牌独特的内涵没有符合内涵的独特包装形象也是不够的。
在这样内外交困的局面下,白酒究竟应该何去何从,未来还有白酒发展的一席之地么?带着这样的疑问,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白酒发展的起源。
酒的起源和发展是和中华文化相生相伴的。儒释道三家是中华文明的基础,儒家的责任,道家的洒脱,释家的恬静各自代表了不同的价值取向。白酒精神起源于道家哲学,庄子主张,物我合一,天人合一,齐一生死,庄子高唱自由之歌,说他自己宁愿做污泥中摇头摆尾的乌龟,也不愿意做被人牵住笼头的骏马。追求绝对自由,忘却生死利禄以及荣辱,是中国酒魂的精髓所在。酒,暗语着情绪的发泄,是抛弃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,人类在消失个体和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嚎中获得极大的快乐。酒在自由,艺术、美三位一体的境界里无往而不利。这里说的是历史文化中的酒,是道家的酒。
在现世社会里,我们看到就被运用为一种沟通的媒介,建立关系的桥梁,勾出话题的引子,儒家的入市经权思想在这里发挥了莫大的影响,酒已经成为儒教信徒治国平天下的利器。
在这样大的文化背景下,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,一直以来白酒都被赋予了较多的传统精神,比如悠久、厚重、尊贵、正统等等,因此白酒产业在过去的发展以及营销策略中都主要强调三个方面:历史、出身和品质。拥有这些特点的诸如茅台、五粮液、泸州老窖、汾酒等成为消费者心中的名酒代表。
尽管收入和利润继续稳步增长,但白酒行业有个隐忧挥之不去,那就是:离现在的年轻消费者越来越远,往往年龄越轻、知识层次越高,消费白酒就越少。而这部分消费群体在不久的未来便会成为消费主力,因此也不免令人担心白酒业未来的发展前景,甚至有人称白酒业已成为夕阳产业。
探究白酒业发展瓶颈的原因,归根结底还在于白酒同代表未来消费的消费群体之间存在距离感,这种距离感恰恰来自于白酒业固守的传统。
反观我们的邻国日本,同样作为国粹的清酒为了迎合年轻消费者饮食习惯的变化,日本开发出了浊酒、红色清酒、赤酒、贵酿酒、高酸味清酒、低酒度清酒、长期贮存酒、发泡清酒、活性清酒、着色清酒等十余中品类,与日本的饮食习惯深深结合,不但在本国扩展的市场份额,也随着日本料理在全球风靡走向各地。
阅读() 来源:西凤酒商城